構築一個老得起的台灣

長者家戶則把收到的「工」,轉換出自己獨特的「工」再給予社區,從而形成社區內跨代的生產系統。
如此,老人不再只是被單向照顧的弱勢者,而是重新參與社區的有價值的人
且所換之工更可以循環延展下去成為社會照顧系統的基礎。

-王醒之,2017年蘋果日報論壇

防跌工班

台灣地區每年約336萬人因滑倒而受傷,335.1人因而死亡,其中以較弱勢幼童、老人、孕婦、行動不便者最常發生意外。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髖骨骨折患者醫療費用粗估每年約三十億元,其他照護社會成本更難以估計。

因此,我們成立防跌工班,不收工錢,透過安裝扶手傳達預防跌倒的重要,也用預防跌倒的服務邀請案家換工,讓長者重新參與社會。

以工換工達到互助的目的。

防跌互助工班

「防跌工班」做什麼

家戶訪視

我們到家戶裏訪視,看的不只是長者的身體狀況,還會看他平常生活的動線及方式。在了解案家需求及看到需要改善的地方後,我們會提出建議與案家溝通,然後才進場施作。

施作防跌設施

配合長者習慣姿勢及身高後進行施作,工班志工改裝或調整原有扶手高度。
防跌工班志工為社區居民,免工錢進入家戶內施作。

其他協助

另外也會清整動線、組裝調整洗澡椅…等一些居家簡易修繕。
除了居家安全及防跌之外,我們也會視情況轉介社福或長照,舉辦社區的防跌課程等。

確認成果

工班志工於施作完畢後針對使用者之使用經驗進行回訪與確認。

「防跌工班」做什麼

家戶訪視

我們到家戶裏訪視,看的不只是長者的身體狀況,還會看他平常生活的動線及方式。在了解案家需求及看到需要改善的地方後,我們會提出建議與案家溝通,然後才進場施作。

施作防跌設施

配合長者習慣姿勢及身高後進行施作,工班志工改裝或調整原有扶手高度。
防跌工班志工為社區居民,免工錢進入家戶內施作。

其他協助

另外也會清整動線、組裝調整洗澡椅…等一些居家簡易修繕。
除了居家安全及防跌之外,我們也會視情況轉介社福或長照,舉辦社區的防跌課程等。

確認成果

工班志工於施作完畢後針對使用者之使用經驗進行回訪與確認。

「防跌互助工班」

除了守護居家安全之外,還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行動?

從 「防跌工班」 到 「互助工班」

「互助工班」基於「防跌工班」的基礎,企圖擴展更多長者處境中工班可以解決的需求,
除了原先的服務外,還陪伴就醫、購買居家物品……協助長者必須仰賴他人的行為。

從「老人防跌」開始,發展出社區「換工互助」的概念,進而有換工平台的想像,同時,也朝向「宜居城市」的實踐。

為何做防跌互助工班?

根據內政部統計,「僅老年居住者的住宅數」全國的趨勢在十年中增加了將近六成。而基隆市佔總數的比例是全國第一名(9.76%),其次是台北市(9.66%)、再其次是台東縣(9.58%)。而各縣市屋齡統計過後,發現大多集中於20~40(含)年之間,其中又以基隆市、臺中市、臺南市較多,占比均達5成4以上。基隆市則是59.99%。

這兩個第一名若放在一起看,基隆市幾乎就是「老人獨住老宅」的景象。但,現行是否有讓「高齡者基本居住安全問題」得以改善之相關措施?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曾經說過:「都市裡的長者,如果是住在公寓高樓層,也等於像是住在都市偏鄉。因為下樓難、上樓更難。」

施行本計畫,讓在地中高齡待業勞工得以經驗在社區工作的未來性,我們也同時發現弱勢族群的就業破口。

舉例來說,暖暖區約有一千餘名的都市原住民,大多數的長者仍操族語,無法流暢地使用中文和上工人員交談,或是對所謂的漢人仍難以放下心防。我們曾訪視一位重病的原住民長者,有鑑於經濟弱勢、家庭支援不足,我們提供政府資源管道,希望透過外部資源導入,能緩解照護壓力。但事後回訪,原住民長者或其家人並未申請,長者亦不幸過世。

我們檢討之後,發覺不僅是長者需要協助,弱勢族群對公共資訊理解有限(或擔憂、或害怕),無法受益於所謂的補助或支援。

是以,在110年計畫中,我們提出上工人員之一的條件是優先錄用都市原住民,希望透過相同族群的訪視人員,能讓被訪視者,感到親切與放心。故在執行過程中,我們鼓勵二位在地阿美族婦女,報名參加「居家照顧服務員」的培訓,業已順利完成訓練,並成功媒介就業。透過「防跌互助工班」的宣導推進,可以一併協助都市原住民,參加長期照顧增能訓練,取得證照有利就業。未來,也希望透過都市原住民認識「防跌互助工班」,進一步鼓吹、協助都市原住民成立基隆市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,不僅創造都市原住民的就業機會,也守護都市原住民的健康。

此外,本計畫經過「防跌工班」、「互助工班」的演化,作為社會照顧的一部份,藉由邀請長者「換工」至社區,不僅具體展現樂齡,更因此蒐集各種「工/技」品項;同時,也在拜訪家戶過程中,發現弱勢家戶的潛在生活需求,其實是沒有被滿足的,但也並非「防跌互助工班」可以提供的服務事項,舉例來說,浴室活動空間改造(如,是否要打掉浴缸的評估與施作?)、屋內潮濕牆壁處理(牆壁太潮濕,裝扶手也容易壞)、公共空間樓梯間扶手修繕(牽涉到每戶住家的公共安全)、屋外活動走道的改造或水泥工程……等等。我們有各式各樣的供給項目(「工/技」,如木工、鐵工、水電工、水泥工、居服員、環境清潔、油漆工……),也因家戶訪視知悉很多生活需求,等於發現一塊社區服務勞動市場,有「供給」,有「需求」,需要被媒介滿足。

因此,110年度我們仍將以「防跌互助工班」為基礎工作,透過換工影音平台的建立,評估朝向「社區勞動服務合作社」發展的可能性。

老人在暖暖的處境,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。

基隆市65歲以上長者占全市人口的比例,在104年為13.2%,人數約4萬9千人,在109年7月已正式突破17%,高達6萬3千人,短短五年增加了1萬4000人。在當今長照體系下,資源皆集中在後段的醫療端,縱使有一里一關懷據點的設置,但老人的處境其實並沒有被細緻地對待。老人要的到底是什麼?是現今各關懷據點提供的關懷訪視嗎?還是各基金會(弘道老人基金會/華山基金會/慈濟/)提供的物資?這些都是老人在處境裡被視為弱勢的對待。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「台北扶老‧軟硬兼施」方案為例,該方案針對台北市中低收入戶老人進行居家修繕補助。在台灣的照顧系統裡,老人被當成弱勢中的弱勢,因此我們企圖在暖暖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照顧系統:「互助工班」。

長者不再侷限於社福單位定義的關懷據點、各種慈善基金會,而能「換」出一種嶄新風貌。在110年度,我們更將觸角伸展開來,不僅是長者,更希望弱勢族群能藉由「防跌互助工班」的協助,創造宜居、樂居的無障礙環境,更因為「換工」,重新建立社會自我,與社區展開連結。

起心動念來自於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「以照護為本的活力展齡創新結盟」(台北醫學大學執行)將暖暖區當作實踐場域,企圖創造一個由下而上的長者照護實踐方案,後與暖暖地方的「左下角工作室」合作組織社區的志工形成「防跌工班」。

「防跌工班」的社區工作:為了預防老人跌倒,工班進入有意願的長者家戶,協助安裝浴室扶手、改善照明,以降低浴室跌倒風險。工班與長者共同審視環境、討論方案、挑選材料,最後義務協助施工、加裝防跌設施,而材料費用則由長者家戶自行負擔。如使用者不便於採購,則由工班志工代為購買,並於完工後檢據核銷;在施作完畢後,工班針對使用者之使用經驗進行回訪與確認。防跌工班不收取工資,但對長者提出「換工」的「邀請」,長者須以自身可以付出的「工」(才藝、故事、特長、時間、想法、技能⋯⋯等等)交換工班的「工」。換來的「工」提供給有需要的社區居民繼續交換。有安裝扶手需求的長者不是被救濟、不是慈善的收受者 / 弱勢者,而是有著更對等的互動。長者透過「換工」重新與社區、社會發展連結;其他參與進入「換工」的社區民眾也有機會在不同的關係設計中重新認識長者。

具體實例有:照顧80歲中風太太的90歲爺爺、獨居喜歡讀英文的74歲阿嬤、獨居燒熱水走路不便的奶奶,他們可以付出的「工」、他們存在的價值,在工班進場後被調動與組織出來。原被深埋在個體中的「工」,透過工班的「好奇力」、「觀察力」、「鼓動力」、「調動力」、「組織力」,時間慢慢醞釀,成就一個「換工」被完成。

挖掘出土的「工」,要換向何方?

透過「防跌工班」的敏銳觸覺,開始媒合地方各個單位、團體或個人,例如:「工」被換進八堵國小、集合社區住宅、暖西國小、暖暖聖光堂、工作室課程等等。被「換工」的對象因為接受「工」,等於接棒「換工」任務,被換工的對象也得開始挖掘可資交換的「工」。

社區各個單一的「點」被觸動,透過「換工」連成「線」,最終交會成「面」。如此不斷地「換工」,串聯不同的關係,社區也開始以不同於過往的韻律活絡起來。

民間操作無障礙設施的落實
東勢街公寓梯間改造計畫

東勢街正榮國宅某戶因家中長者中風,邀請「防跌工班」進場共同進行家內動線評估,並安裝扶手,同時表示長者日常有復健需求,但公寓樓梯間除公共扶手部分毀損,階梯亦經常因天候反潮濕滑,但各戶長期因居住態樣不同、使用習慣不同、家戶內居處成員變化,故始終無法針對公共空間問題共同解決。

我們與該戶討論後,決定進場協助該棟公寓(含頂樓加蓋共8戶)進行樓梯間防滑與安全優化施作,大原則仍以「防跌工班」的實踐方向為主,除事先進行書面與口頭說明,材料費由各戶分攤,施工當天更邀請各住戶共同協作。施作完成後更有住戶表示願意(換工)加入「防跌工班」成為志工。

梯間改造討論
居民一起擦拭樓梯
防滑貼條施作
貼條施工現場

以基隆來說,類似公寓狀況不勝枚舉,在新年度計畫中,除了既有的長者關懷訪視,將更主動出擊,尋求較弱勢社區的梯間改造機會,邀請住戶針對自身住宅討論適宜的安居方案,並共同協作,落實無障礙空間的同時,進一步邀約換工,一方面將公寓梯間改造經驗分享給其他社區公寓,逐步在民間推動「宜居城市」的實踐;一方面挖掘參與者的「工/技」,讓社區互助、社區照顧,更為綿密細緻地展開。

媒合大家的工作

一個工換成無數個工!

你想要哪些工呢?你有哪些私房技能可以相互分享的呢?

歡迎你跟我們聯繫!

把工傳下去!
一起加入換工行列!

可點選以下工作分類,搜尋想要互換的工